数学有关的头脑风暴
注册日期:
2011-11-23
上次登录:
邮件地址:
RiemannXX@163.com
  数学有关的头脑风暴
数学有关的更多标签
2011-12-27 16:00:32 
         阿蒂亚生于1929年,在剑桥三一学院获得其学士及博士学位(1952,1955)。他历任牛津大学的萨维尔(Savilie)几何讲座教授(1963—1969)及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数学教授(1969—1972),现在他是牛津大学的皇家学会专职研究数学教授。
  阿蒂亚教授荣获的称号包括:皇家学会会员以及法国、瑞典、美国的科学院院士,他在1966年莫斯科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菲尔兹奖。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到数学的广大的部分,包括拓扑、几何、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
  下面是本刊(The Intelligencer)原编辑米尼奥于牛津采访他的正式文本。
  米尼奥(以下简称为M):我认为关于你的一些背景性材料可能是有价值的,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对数学发生兴趣的?有多早?
  阿蒂亚(下面简称为A):我觉得我年纪很轻时就开始对数学有兴趣。有一个阶段,大约是15岁时,我对化学有浓厚的兴趣,认为它很有前途;大约经过了一年的高等化学的学习之后,我发现它不是我想研究的东西,因而又回到了数学。我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去干别的。
  M:这一点在很早就显露出来了?
  A:是的,我认为如此。我的父母从我小时候起就认为我生来就是搞数学的料,他们一直这么认为。
  M:但他们不是数学家?
  A:他们不是,不是的。
  M:你在中学时得到过指导吗?你的老师对你还好吗?
  A:我认为我的老师都挺好,我们的关系也好,我开始是在埃及上的学...
阅读(2183) | 评论(0) | 收藏(0)
  华罗庚与陈省身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数学发展的一个活跃时期,开始崭露头角,并做出了世界水平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后,他们在时局变迁的背景下分别做出了回国与去国的不同抉择。1948年12月,时任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代理所长的陈省身举家赴美。1950年3月,华罗庚由美回国,不久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
  徐利治在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求学时,华罗庚与陈省身已是西南联大闻名遐迩的年轻教授。他们对徐利治都十分赏识。徐利治1945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后,华罗庚推荐他留清华大学数学系任他的助教。徐利治1949年赴英留学,陈省身是他的推荐人之一(另一位推荐人是著名数学家许宝騄)。在英国留学期间,他与华罗庚、陈省身往复通信。在这篇访谈中,徐利治先生回忆了他对华罗庚与陈省身在西南联大和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印象及他们的治学风格;讲述了华罗庚与陈省身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对回国问题的思考和华罗庚回国之初的经历,以及他本人与两者交往的片断。访谈内容有助于加深对华罗庚与陈省身的了解,并有补于以往有关华罗庚与陈省身传记资料的不足。
  访谈时间:2006年10月2日;访谈地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一、两位杰出的数学家
  
  访:华罗庚与陈省身是中国现代数学史上的两颗巨星。他们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最近,我们整理了您赠送给我们的旧书信。这批书信太珍贵...
阅读(3024) | 评论(1) | 收藏(0)
2012-2022 www.swarma.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