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隐的头脑风暴
上次登录:
2014-03-20 12:16:53
高高山顶立
高高山顶立

2010-12-15 21:30:56
很多智力题,实际上就是考一种如何用最少的表达,传送出最多的信息的方式,比如有个故事说,做人口调查,调查员上门了。
女主人说“我的三个女儿,年龄乘起来是36”,
调查员说:“信息不够啊”
女主人说:“就算我告诉你她们的年龄之和,你还是不知道她们多大”,
调查员说:“还能说点别的吗?”
女主人说:“我最大的女儿安妮喜欢狗”。
然后问,三个女儿各多大?这样的问题当然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XYZ三个整数之积是36,之和也确定,这样的整数有两组,其中只有一组有最大的一个数。答案自然就是那组,故传达信息不一定直接传达,往往不传达也是一种传达,博弈也是一种传达。今晚的题目就从这里开始。
这两道题目不是让你求答案,而是要你设计一套方法来达到最好的结果,有趣的是,虽然你不知道最优的结果是什么,当你得到那个结果的时候,你会非常确信这是最优的, 而没有这种确信,就说明你没有得到结果。这本身也是一种信息的传递。
题目来了,请大家听好:
题目1(帽子问题):现在有一个巫师,抓了100个聪明人到一座岛上,巫师向他们宣布,明天会把他们排成1排,每个人带一顶帽子,非黑即白。每个人可以看到前面的人的帽子颜色,但看不到自己的颜色。从队伍末尾开始,巫师会依次询问每个人帽子的颜色,答错的就杀掉,答对就放走。
这些人相互之间不许交流,但是可以听到之前的所有回答,并从是否有惨叫声...

2008-7-9 0:15:09
这个《生命之流》Jake大人目前貌似写有五篇,一、二是讲生命的定义和自创生系统,三是讲未来和过去在现在相会,四、五主要是讲通过势能最小化原理来解释目的的形成以及熵的意义。首先总的感觉是这五篇文章都是铺垫,真正的思想还没有出来。Jake大人对于流这个东西是非常看重的,可以说是你目前思想的核心,因此你好像企图把很多问题都归并到流中间来并加以消化。但是从讨论中,贫僧大体的了解了一点大人的意思。下面我说一下。
第一、是否一个自创生的圈子就是生命,贫僧认为还是不够的,生命不仅仅是一个连环,不仅仅是一圈化学反应。以我看来,这个圈子还必须同环境有某种关系,不是仅仅自我维持或者扩大就够了,还必须或多或少体现出一种心理的效应来,也就是说圈子中间必须有一个微妙的平衡,以反映出环境中的变化,来适应这个变化。
我的意思是说,不论多么原始的生命,都必须有一种蒙昧的心理,而这种蒙昧的心理,必定得在物质的器官上反映出来。哪怕是几个处于不稳定的正反馈下的三极管都可以(但必须得是自然进化出来的),这样的一个圈子就能够作为一种心理的物质基础,并允许不断的进化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的生命至少得是两个圈子,外圈是物质交换,内圈是信息处理,而内圈的信息又是外圈的一个影子。这样的生命才能够模模糊糊地知道自己的存在,才不是像机器一样的乱冲乱动。当然具体怎么样构造出来,距离还很远,我模糊地感到,这与三体问题有着某种联系。
第二、关于图灵机停机...

2011-4-8 17:17:16
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人脑好像一部计算机。因此,可以分成硬件和软件两大块来研究。我们接下来要读《探索脑》,这就相当于学习人脑的硬件结构。而上次学习《认知心理学》,虽然跟软件沾点边,但主要还是外围的接口技术,对于大脑的核心进程,我们还很不了解。这样的话,就相当于一个从来没有学过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的程序员,他虽然也能写程序,但难以登堂入室,缺乏知识基础去学习更加高层次的理论。
如果把大脑看作一个OS的话,这个OS的核心进程是什么呢?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同意,应该是自我意识。懂得了什么是自我意识,就能够进而理解很多现在还悬而未决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自由意志?创造力和灵感从何而来?人的记忆以何种格式存在?为什么人具有非凡的学习和理解能力?智能的实现又是怎么回事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到OS的这个核心进程上面。
麻烦的是,研究硬件容易,研究软件困难,前者用显微镜就能看到,后者无影无踪却无处不在,所以,对于人脑的OS,现在只能瞎猜。
《感受发生的一切》这本书,作者Damasio是世界最有名的神经科学家,对于人脑的硬件结构以及各式各样的脑损害导致的精神障碍,他了如指掌。所以,这个人的瞎猜,比较起其他人,就能更加沾边。他至少认识到了,核心意识,即产生自我的那个核心进程,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其他一切感觉都是来自于这个核心进程的。所以全书分成11章,最关键的就是第6章&ldquo...

2010-11-23 0:26:36
下面我要说的事情,是模模糊糊的一些灵感(你也可以说是猜想),如果对大家有启发,那么希望能够把接下来的想法拿出来分享;如果觉得毫无意义,甚至发现贫僧的计算充满错误,这也很正常。重要的是明白我想说的那个意思。还有,如果您是数学达人,希望告诉我,在数学上,有没有用拓扑学或者自指来研究数论的?有些什么结论了吗?
故事是从质数的性质开始,话说研究质数性质的专门数学,叫做数论,贫僧一点点也不懂。但是刚刚偶然看到以下两个定理,让我有些联想:
1、不存在一个能够得到质数的通用公式,甚至一个偶数是不是一定能够拆成两个质数这样的基本问题,也搞不清楚。
2、高斯证明,统计上说,小于N的质数数量为N/log N。
那个公式很眼熟,同计算复杂度的公式C=N logN或者熵的公式H=-∑P log P 只差一点点。
另外一方面,质数是这样的一种东西,你只能通过把非质数排除掉来得到质数,而不能直接的说出什么才是质数。这种性质又让我想到了哥德尔定理的不可判定性。如果把自然数的运算当作一个闭合系统的话,那么质数似乎就是只能在外面才能看到的一种东西,因为假如自然数是混合在一起的,你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的话,那么你就没有办法“在里面”判定哪个数是质数,哪个又不是。自然数的大小似乎是自然数的唯一性质,但是却是在外面才能看到的性质。真正属于自然数本身的性质的,应该是它们的内在联通性。那些被分形结构联通在一起的是合数,排除在外的...

2009-7-14 23:17:11
按,今天Jake大人指出了贫僧做学问的两大毛病,非常痛切实在,我听了以后惭愧痛悔。同时我想有这两种毛病的可能不止我一个人,所以整理贴出,一是表示反省,希望认真整改;二是也让有同样问题的朋友也能够受益。
下面是Jake大人说的话:
……所以我还是不知道你最终要给自己怎样定位。这是我一直困惑的事情。你要是定位一个哲学家,那了解到这些程度就已经足够可以的了。但是,从我跟你这段时间的接触来看,你总是要认真做学问,做科学家的那种学问,那这样就远远不够了。必须有实证的东西才能悟透一个道理,不一定数学证明,但一定要做计算机模拟。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算法都计算机模拟,而是选择其中最重要的去做,直到最后捉摸透了,我昨天就用这个方法捉摸统计物理中的刘维尔定理,颇见成果。如果不是动手操作,你会觉得刘维尔定理简单的要命,不就是相空间中的一种不可压缩流吗?但是,如果不动手做,恐怕很难想明白为什么只有哈密顿系统才是不可压缩流,而非哈密顿系统就不是。
再有就是数理基础的问题,以前你用《通向实在之路》打数理基础,那是大错特错的。要打好数理基础,不需要那么“高深”的数学,只要更初等的,比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把这些东西弄熟了,熟到随便拿来一道题,不用翻书也知道怎么做。这才是打基础。更高深的数学都是以这些为基础的。以前,听中科院院士郝柏林老师的课,他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受益匪浅,“学理论物理的人,就应该没事儿就拿草稿纸推一推公式,你应该能凭...

2011-2-9 22:15:28

下面是贫僧最近在思考的主要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参与到这个讨论中,贫僧认为这个方向是有机会产生现实成果的。
这个问题就是:能否发明一种新的编程思想,这种思想是以自指为核心的,它可以做到别的程序做不到的事情,比如跨层次的学习,比如把握艺术的风格,等等。
1、编程层次
大家知道,程序语言虽然有成百上千种,但是它们的思想和结构都是大同小异的,可以认为,所有的计算机程序都是同构的,它们都对应于图灵机的长条纸带,也就是按照某种顺序执行指令的过程。在这个框架中间,它们只能做图灵机能够做到的事情。
但是,不同的语言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它们的抽象层次不同。汇编语言是最底层的,而传统的C语言基本就是汇编程序或者说机器指令的简单对应,例如指针就直接对应于一段代码的物理开始地址,所以利用指针就可以把程序的执行降低一个层次,直接对程序本身进行操作,做到一些本来无法做到的事情,例如跳出这段程序,去修改别的程序等等,实现病毒的效果。所以在C以外的绝大多数语言,取消了指针的存在,也就是说,你只能在编译器提供的模拟器中间执行代码,不能够跳出这个框架。这相当于在PC里面又模拟了一个OS,你是在这个OS里面进行计算,外面的环境究竟是什么,你是不知道的,也不用知道。最明显的例子就是Java等“解释语言”,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它们是跨平台的。

2014-03-20 14:54:31

贫僧按:修行要像『大学』里说的一样,日新不已,现在不仅要每天写点文章来检验修行功夫,还要画一些画来配文字,我不会画画,但是要逼着自己画,再丑也要画出来贴出来。因为越是怕丑越是不敢画,就永远没有进步了。历史就是贪吃蛇
当原始人学会扎木筏,开始向无边的大海中远航的时候,他们要说服自己的第一件事就是大海没有看上去那么广阔,也没有那么神秘,在陆地上学到的规律在大海中也一样适用,他们是对的。科学也可以说是在随机性的海洋中寻找确定性大陆的努力。有意思的是,随着层次的上升,原有的规律会变成随机,而新的规律会再次出现,很类似于一首交响曲的主旋律贯穿于所有音符之中。例如量子尺度的微观粒子是随机的;但是粒子足够多,成了一个系综,那又遵循热力学的规律;热力学只有统计的意义,但如果粒子的数量再增加,从气体成了物体,那么经典的,严格确定性的力学又可以适用于质点和刚体上;物体再变多,成了三体,又会陷入不确定的无法预测的混沌中;混沌中的物体不断增加,成了一个星球,星球上出现了生命,这个生命却又是有许多进化规律的;乃至于个体的成长,社会的变革,历史的演进,都是随着层次的升高,下一层次中确定的规律被随机的潮流带入混沌海洋而消失,同时又有新的规律从海洋中涌现。历史是许多随机事件的组合,是所知的时空现象中最复杂的层次,不可能用物理学进行直接推演。但历史中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不断重复的规律(可参考汤因比先生著《历史研究》...

2013-01-11 05:03:20
京师的一个好处是,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常常有真正世界水平的大师作品展出,而且一般都是免费开放,大家忙着赚钱,来看的人也并不多。于是我们正好静下心来品味,慢慢地,自己的心灵就会忘却烦恼,沉浸到一件件艺术品构成的气场中去,让色彩来安慰灵魂,于一时间体会永恒。(正在沙滩美术馆展览)
读过《GEB》这本书的朋友,想必都会对书中《This is not a pipe》的配图印象很深。这也是玛格利特先生作为现代艺术大师的最著名之作,放在展览的正中位置。作者认为自己的作品,表现的是“将诸多色彩放置于一起,使他们原有的表象消失,浮现出一个诗意的境界”;他还认为,真实物体本来的样子,与双眼能够见到的世界,两者之间其实是最没有关系的……人最清醒的时候,既非梦中,又非醒着,而是刚刚从梦中醒来,似梦非梦之时,艺术只有把这种感受揭示出来,才能更接近真实。
换言之,超现实主义的作品,与传统的绘画不同,它并不是一种对于表观世界感受的简单复制,而是力图向我们说明感官的虚幻。它不是一种以肯定形式出现的信息,而是一种特殊的,包含着对于信息本身的否定之信息;这个否定的指向,也并不是画框中的图形,而恰恰是观众心灵中正在发生的解读过程。
例如《This is not a pipe》,这是不是烟斗呢?当然它不是烟斗,是一幅画,包含了关于烟斗的信息,你的大脑经过解码,重现了这些信息,于是认为这是个烟斗,可是现在又告诉你,你不能这样解码,那么请...

2012-12-30 15:26:31
贫僧按:好久没有同集智同仁见面了。今天聚会,又激发了贫僧的热情。对坚持活动的同仁们表示敬意!许多事情,还是要坚持下去。科学和宗教一样,不在于得到什么,而是一种信仰。因此,我们不要忘记做学问的初衷。下面是回家后写的听课心得。
大概有半年,我没有写东西,除了懒惰之外。也觉得在真理之海中,个人的一些思想实在是太不足道了,无论如何写,总是充满着荒谬和无知,似乎没有多大意思。另外年龄逐渐变大,心态也不断成长,发生一些微妙的心理变化。但是,再仔细想想,也未必如此,既然是真理之海,何必在乎对错是非?文殊菩萨说,我即法界,虚妄言说即是真理。所以,乱七八糟写上几笔,也未尝不可。今天集智活动,讨论的主题是Komologrov复杂性(简称K)。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主题,曾经在六十年代,被几位科学家,从通用人工智能、概率与复杂性以及递归可计算等角度分别提出。在整个信息科学中,K可能是最伟大的概念,但是似乎也是最无用的概念。(无用的含义是说,如果你把K从信息论中去掉,不会有什么损失,不会影响任何程序的运行,因为几乎没有什么实际应用是用到K的)什么是K呢?就是说假如你能找到一个最短的程序,能够把一个东西产生出来,那么这个程序的长度就是相对应于这个东西的K。举两个例子:圆周率Pi的K值就是一个计算圆周率长度的程序长度;一个人的K值可能就是人的DNA的长度(大约是一张光盘的容量)。如果K能够找到,那么世界就变得非常简单了。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2009-8-3 21:15:46
昨天是集智的一次大活动,虽然只过去了一天,回想起来好像已经是百年之前的事情了,且记上几笔,以资回忆,并供大家参考。集智成员大多数是年轻人,富有朝气活力,大家都对复杂性科学的未来满怀希望。贫僧云“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共同的目的走到了一起”,可是这个共同的目的是甚么呢?却暂时说不清楚。那就只能说一些说得清的事情。(可惜Xudong和Pem两位贤者没有来,因此缺少了许多高见,缺憾缺憾) 健康是本钱 Jake大人最近气色欠佳,我替他老人家诊了一番脉象,脉象偏急偏浮,看指甲半月板知道血气也不是很充实。大概是因为肝火太重,而锻炼又稍缺乏的关系,所以我劝Jake大人要多休息,多调理饮食,花些力气研究饮食滋养的道理。学问家往往全身心投入治学上,在饮食锻炼上没有足够注意。做学问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就的,因而总须作长久之计打算,因此贫僧教Jake大人打坐养气之法。其实打坐别无玄妙,就是让身体静下来,让心灵进入一种清醒自在的状态,在其中生命的本来功能自然就会开发(同睡眠不一样的是,睡觉是昏沉以后进入安静,平时则是杂念纷纷,不得安静,因而需要学习打坐),能够常常打坐,生命自然会自我调理修复,不会被疾患所困扰了。养生道理是很多很多的,这里说不完,也希望大家现在就开始留心此道。因为万一生病,那是极其痛苦的事情;到那个时候,真会非常后悔,平时为何不好好养生,故而先提醒大家一下。 践踏与反践踏 有个武力同学,近来非常喜爱国学,天天在北大蹭听文科课程。但是同...
2012-2022 www.swarma.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