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借科技创新大赛的机会终于写出来的,算是自己的成果,发上来大家看看呗,套话跳过就成,利用这个模型,就可以用现有的电路元件来造一个拥有人类智慧的大脑(具体的技术可行性正有待这里的专业人士讨论)。通过对意识和思考的理想化定义:“人的知识,本质上是一个又一个概念的联系。知识在扩充,即概念之间的联系被创造的时候,本身就是概念扩充的过程。”而意识正是概念的基础感觉表达(语言,视觉)的流动。如果把概念想象成一个电路网络中的的节点,想到什么就是这个节点的高电平传到意识。那么这个节点的意义是有一个用基础感觉编码诸如名字,形象(功能类似同硬盘位码但运作方式不同,这个码他也由电路体现,也有内部翻译的意思),和可以流到下一个节点。把大脑的功能想象成一次又一次从概念区到意识区的循环,再通过定义一个所谓基础概念区的转化过程。(类似于电脑的原理,这里,通过一个神经网络,CPU和硬盘一体,内存即显示器---这样才有注意力的运作空间)构成这样一个模型,这个电路网的运作就可以完美的体现人脑的功能。好吧,我承认真的是看不懂的,这是现在补的摘要解释,那时快期末了,现在又面对高考了,感兴趣的加我QQ(就是名字号码),这个暑假就有空了。
一个理想化的大脑工作模型 一、问题提出 虽然我们每天在使用大脑,但大脑又是如何进行工作的呢?理解了大脑工作模型能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在本文中,我试图只考虑神经元作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