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共9页 1 23456789 >跳到
2015-12-22 03:30:37 

   
Merry Christmas
我们将在圣诞节安排两个精彩讲座,之后是party happy time,欲参与讲座,请报名集智年终狂欢party 
未来医疗2015年12月25日 18:00北京市朝阳区party现场活动内容从医疗Medical 到 生命Life ,从治病到治未病,从个性化到整体性,从询证到CDS(临床辅助决策)到AI智能医生,从系统医学到道医修行者的回归。大生命科学产业还处于朝阳的朝阳,未来医学的魅力无限,让我一窥究竟。
 
 郑 杰树兰医疗 CEO浙江大学国际医院 副院长OMAHA 开放医疗与健康联盟 发起人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 精准医学中心 副主任   
《颠覆医疗》推荐序作者;一席《聪明的病人》、TED 《Future of Medicine》讲者;清华大学EMBA。17年IT行业、8年数字医疗、移动医疗行业、3年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行业的创业与投资经验。目前致力于推动对生命科学的研究、最新医疗与健康科技的天使投资、新型社会办医疗集团的创立与筹建等领域,同时积极推动医疗健康产业生态的数据开放运动     
简谈人工智能机器人2015年12月25日 18:30北京朝阳区party现场活动内容1、图灵机器人与集智俱乐部的不解之缘;2、人工智能机器人行业现状、机会及未来展望;
3、最后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图灵机器人在做的事情。
  
 — 俞志晨俞志晨,北京光年无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十年AI研究和从业经验,2007年...
圣诞 
阅读(2549) | 评论(1) | 收藏(0)

  神经学用户体验与智能
时间:2015年12月13日(周日 )14:30-17:00地点: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地铁南200米瑞达大厦10楼中国集智俱乐部“三思堂”主讲人简介林思恩,中国首家神经营销公司布雷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总监、首席科学官、联合创始人,中科院心理所、香港中文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神经学用户体验与智能+应用领域专家。与宝洁、IBM、联合利华、阳狮锐奇、益普索、腾讯互娱、完美世界、墨麟游戏等合作,通过搭建神经学用户体验的理论与科学技术体系,助力顶级公司的产品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活动介绍完整的用户体验(UE, User Experience)包括品牌推广(Branding)体验、市场营销(Marketing)体验、视觉设计(Visual Design)体验、功能性(Functionality)体验和可用性(Usability)体验,概括来讲就是营销体验+产品体验。用研在其中的角色就是了解用户在市场营销或产品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发现问题、给出洞察意见、提出改进方案,并把这些信息尽可能完整无误地传递给营销和产品,推动改进。 如果把用研比作产品或营销的医生,那他在诊疗过程中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传统的消费者体验测试(CE, Consumer Experience)、方兴未艾的大数据分析、探知潜意识的内隐联想测试和实时直接了解用户大脑的新技术——神经学用户体验测试。 今天的用户体验正在朝两个方向迅速发展:一是往更大的数据量方向,通过数据挖掘了解行为背后的动因,及时预...
阅读(2428) | 评论(1) | 收藏(0)

  
活动内容时间:2015年12月5日(周六)下午14:00-17:00
地点:中关村图书大厦5层(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68号)
主讲嘉宾:张江、袁行远、王长明、李晓倩
特邀嘉宾:肖达、王偲偲
 
计算机科学家雷蒙德·库兹韦尔认为,信息技术正朝着“超人类智能”的奇点迈进。制造出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的机器是人们长期以来的伟大梦想,也是当今科学发展的极致。从《终结者》《黑客帝国》《机器人瓦利》再到《超验骇客》,从力克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的“深蓝”到超级电脑“沃森”,人工智能已经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那么,人工智能目前发展到了什么阶段?人工智能有哪些令人惊奇的应用?人工智能与人脑智能有哪些重要的区别?能够战胜人类的终极AI机器真的会存在吗?我们邀请了集智俱乐部、彩云天气和六六脑的专家们,与大家一起:
 
回顾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发现人工智能与人脑智能的重要区别,
携手计算机科学家和认知科学家探讨人工智能的未来。
活动流程14:00-14:30 从设计到涌现——漫谈人工智能的发展(张江)
14:30-15:00 当天气预报遇到人工智能——亲自预报几点几分下雨(袁行远)
15:00-15:30 人脑智能对人工智能的启示(王长明)
15:30-16:00 脑科学与智能硬件:探秘脑控智能技术(李晓倩)
16:00-16:30 问答与交流
16:30-17:00 图书签售及...
阅读(3128) | 评论(1) | 收藏(1)
2015-11-28 13:38:39 

  
 
《失控》约读开始招募了!
 
【活动主题】:《失控》约读——让我们一起看见未来
【活动发起】:pj,小木球
【活动目的】:共读共学,讨论交流。
【报名方式】:加入约读微信群并在24小时内填写报名问卷。
(11月23日失效,本信息每周发布一次)
【活动时间】:2015-11-21 至2016-3月5日。请根据约读进度选择随时加入,不设最终期限。
第一次活动:2015-11-21 晚19:00-20:00
【活动形式】:为方便精读/略读两种形式的朋友参与,将活动分为每周1次,延续3个月的线上精读(QQ讨论组),和每月1次的线下讨论(帝都)两种形式。鼓励在各阶段撰写学习笔记和读后感。
*精读每次1小时。将有2位小伙伴领读并事先提出问题供讨论,其余每位参与者均需要发表感想。/QQ讨论组上限20人,采取先来先到模式,后到者失去本次参与机会。/
*线下讨论每次活动半天。将在本书进行到1/3、2/3和完成三个时间点前后进行,外地童鞋进行网络连线。以主题发言为主,参与者每人均有发言机会。
 
【招募对象】: 所有背景对《失控》有兴趣的小伙伴,背景不限。
【活动计划】:共16周,除去春节等原因,约10-14次线上共读,3-4次线下总结讨论。
【集智维基】:本活动的内容和进展将及时更新到以下链接:
wiki.swarma.net/index.php/%E3%80%8A%E5%A4%B1%E6%8E%A7%E3%80%8B%E7%BA%A6%E8%AF%BB
 
【《失控...
阅读(2686) | 评论(0) | 收藏(0)

  从我们的互联网到我的互联网
交互式进化算法介绍时间:2015年11月29日(周日)下午14:30-16:00 
地点:蕴味咖啡(学清路768创意产业园B座东门头(圣熙8号购物中心对面,学清路西侧) 
主讲人:刘晓龙读书会摘要如今我们在淘宝上看过一件衣服,立马就能发现各种各样相似款式衣服的推荐;我们在QQ上加过几个好友,立马就会看到「你可能认识的人」的弹窗;我们在新闻阅读器上翻阅几下,就会发现后面的文章越来越符合我们的口味…现在的互联网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给所有人看新闻的工具了,现在的互联网已经演变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智能系统,她认识我们每一个人,了解我们每一个人,为我们每一个人服务,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那么互联网是如何一步步从大众变为个人的,支撑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与技术又是如何演变的呢?我们与机器之间的位置又是怎样的呢?未来的互联网产品可能会走向什么形态呢?我们期望纵观互联网发展史来了解机器与人的逐步进化,并梳理出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研讨内容•个性化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与相应背景和技术介绍;
•交互式进化算法的应用实例以及互联网未来可能的发展;
•讨论人在人与机器的协同演化关系中的作用。
主讲人简介刘晓龙,现任游戏葡萄后端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前果合移动广告算法工程师,在移动广告领域工作多年,个人主要研究兴趣为计算理论,复杂系统演化动力和通用人工智能构建。 
阅读(3435) | 评论(0) | 收藏(0)

  
基于大数据预测地区发展2015年11月22日周日 14:30-17:00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地铁南200米瑞达大厦10楼中国集智俱乐部 -“三思堂”活动介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在发达国家,智能手机拥有率超过了百分之百,即便在像非洲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智能手机也有近90%以上的普及率。移动终端给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服务商提供了大量时空属性的数据(geo-spatial data)。这些数据如同人们在城市空间中的“电子足迹”,那么,能否通过这些足迹来预测线下的行为,甚至是一个城市的发展呢? 特别地,Google在2009年的一篇文章里,首次通过检索数据(Query)来提前预测流感的爆发,接下来又有许多研究从不同方面挖掘互联网数据对于金融市场、电影票房、城市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研究在取得突破的同时,也带来众多争议,David Lazer等四位知名学者联手在Science杂志上撰写了题为The Parable of Google Flu: Traps in Big Data Analysis的论文,对用大数据进行的研究进行了辩证的讨论。 但不论有什么样的争议,数据正无可辩驳的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数据除了能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目标用户信息外,作为一名城市研究者,我们更关心这些数据能否为城市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支持? 
主讲人简介董磊 清华大学在读博士,具有建筑学、经济学、城市研究等多个领域的学习和研究背景,目前在百度研究院Big Data Lab (BDL)实习,从事时空...
阅读(2849) | 评论(0) | 收藏(0)

  
  临界与集群行为时间:2015年11月7日14:00~17:00地点: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费彝民楼A座409主讲人:傅渥成 主讲人简介:傅渥成,物理学在读博士,知乎深度用户,知乎盐Club2014荣誉会员,集智活跃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统计物理及其在生命科学问题中的应用,关注复杂系统等领域的最新进展,曾作为中国博士生代表参加在德国林岛举办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活动提要近年来,各种各样的集群行为(如鸟群、鱼群和自驱动粒子的运动)吸引了物理学家的注意。本次讲座将主要介绍支配这些集体运动的基本物理原理。在本次读书会中,我们首先介绍一些集体运动的简化模型(如 ASEP、Vicsek 模型、Active Ising 模型等等),并简要讨论「临界」对集体运动的一些影响。随后,我将把读书会介绍的「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概念推广到包含一定时间间隔的情况,介绍关联函数(correlation function)、Granger 因果检验和信息传递熵(transfer entropy)之间的联系。最后我们将讨论复杂网络上基于关联函数的社区识别问题和信息传递问题。活动内容1. 从交通流问题出发,介绍一些非平衡统计物理模型,以及与动物集体行为有关的模型(例如Vicsek 模型、带记忆的鱼群模型、其他更复杂的信息传递模型)。2. 介绍“关联函数”这一物理概念,并简单介绍关联函数的高阶推广和基于关联函数的社区识别问题。此外,还会将这一概念跟集体行为问题联系起来,介绍当系统处于“临界点...
阅读(1897) | 评论(0) | 收藏(0)

   
点击流社会学
一种基于点击流数据的人类行为分析方法
 
 
时间:2015年11月8日14:00-17:00
地点:706青年空间
主讲人:百川(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2013届博士)
研讨内容:如果把互联网理解为一个虚拟社会,那么这个社会的社会学研究应该如何开展?相比传统的社会学研究,虚拟社会的研究有着无可比拟的工具优势:人们的行为可以被全样本、细粒度、定量、连续的采集和跟踪,基于这样的大数据条件,传统的理论建模及有限的调研验证方法开始可以让渡于基于大规模行为数据进行直接建模和规律发现。而其中,点击流是互联网用户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此之上,我们有机会以点击流数据为基础,尝试勾勒和描述人类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社会上的个体与群体行为。
研讨话题:1.点击流数据的基本形式及其当前的一些产业应用。2.点击流数据如何与社会层面的需求与态度相呼应?3.基于点击流的行为研究可以有哪些领域和哪些视角的探索?
阅读文献:[1].刘合翔. 政府网站用户行为特性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 2013
 
 集体注意力与人类计算读书会简介
 
集体注意力与人类计算读书会将会一起阅读有关集体注意力、网络上的传播、计算社会科学、计算广告学、用户行为分析以及众包、人类计算、开放式演化算法、社会计算等方面的相关文献,旨在了解有关注意力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希望通过大范围的读文活动沟通学界...
阅读(1922) | 评论(0) | 收藏(0)

  
集体注意力与人类计算读书会
第二期
 
 
研讨内容
 
如果把Web看作一个虚拟生命组织,根据新陈代谢理论,Web必须吸收“能量”来生长、繁衍和发展,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是:
(1)Web发展所需“能量”来自何方?
(2)基于这种“能量”,一个站点能否在整个Web上产生宏观影响力?
我们从CNNIC获得志愿者用户在线行为的样本数据,把站点的影响力看作新陈代谢,将在线群体用户的注意力看作站点的能量,基于实证数据建立的注意力流网络研究了群体注意力在不同站点间的分布与流动。我们发现,在线群体用户的注意力正是Web影响力发展的动力来源:
(1)一个站点的影响力与群体注意力在该站点上的停留时间呈亚线性关系,即Web版的Kleiber律;
(2)站点的影响力与流经该站点的注意力流的强度呈超线性关系。我们还发现,与广泛应用的超链接模型相比,注意力流网络是一个有效的站点评估和排名工具。
 
 
主讲人李勇(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博士研究生)
  
时间2015年10月25日 下午2点30
地点
中国人民大学理工配楼101B室
(注:理工配楼在理工楼的西侧,在人大学生活动中心即周末书市的东边)
联系电话62519440
多贝(附高清PPT同步):
www.duobeiyun.com/jiangzuo/record/jz41407ad076fd456c930c65af0ea85da2
优酷视频: v.youku.com...
阅读(2086) | 评论(0) | 收藏(0)

  
 
南京读书会——临界:智能设计的原则时间:2015年10月24日、11月7日、11月21日、12月5日 14:00-17:00
地点: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费彝民楼A座409(近鼓楼公园,从北京西路校门进入)
主讲人:傅渥成
主讲人傅渥成,物理学在读博士,知乎深度用户,「知乎盐 Club 2014」荣誉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统计物理及其在生命科学问题中的应用,关注复杂系统等领域的最新进展,曾作为中国博士生代表参加在德国林岛举办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 
读书会简介 
科学就是找规律:在极繁的世界里,找到它的极简「设计原则」。从美剧《纸牌屋》中的西藏坛城沙画到黄石公园的森林大火,再到恐怖组织的活动;从鸟群的行为到大脑的行为,从黑客精神到互联网产品的黏性,从我们每天用的语言到金融市场;真令人感叹,科学家们简直像是在脑门儿上装了探测仪一样,到处寻找隐藏的关联,简直就是「连连看」嘛!然而,一直以脑洞大开作为人生使命的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证明我妈是我妈」这种问题居然能够用物理模型来描述。现在好像大家都在说模型:股票模型的目的是预测近期股票的走势;天文学家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模拟,推算出过去的夜空,得知千年以前的某一天月亮和星星的位置;而神经科学做的模型,旨在模拟人的大脑,让它能够像人类一样看、听、学习、思考、交流……傅渥成的新书《临界:智能设计的原则》,提供了各种各样有趣的「模型」,让...
阅读(1866) | 评论(0) | 收藏(0)
总共9页 1 23456789 >跳到
2012-2022 www.swarma.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