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诺依曼是第一个写出能进行完全自我复制程序的人,在他写出几年后就有人利用这种方法,制造出了病毒。早在1949年,冯•诺依曼(John Von Nermann),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就在其《复杂机器的理论与结构》(Theory and Organization of Complicated Automata)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复杂机械的自动复制的理论,即程序能在内存中进行繁殖。在此之后,1957年在冯•诺依曼逝世之后,Yale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遗著《计算机与人脑》(Comprter and Brain),书中又详细讨论了复制程序的理论。50年代后期Bell实验室和Xerox公司研究人工智能的专家开发出用于娱乐的Core War游戏程序。由于这种游戏引起了系统的瘫痪,最终Core War游戏程序被终止使用(从此,程序自我复制理论沉睡了20年)。60年代Conway设计出具有复制机制的"活的"程序。1983年程序复制理论被UNIX操作系统的创始人之一、获得A.M.Turing奖的Ken Thompson公之于众。1984年《科学美国人》出版,它详细讨论了Core War,同时包括有编写可自我复制的程序的信息。计算机病毒的研究在美国大学校园和计算机黑客(Harker)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83年,Fred Cohen在作其博士论文时,开始着手研究计算机病毒传染性实现的可能性以及计算机病毒的预防问题。同年11月Fred Cohen在美国一个"计算机安全每周会议上"将这种能够寄生于其他程序之上且具有自身复制能力的程序实现的可能性问题出来,Len Adleman将其定名为计算机病毒。Fred Cohen于1984年全美计算机安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