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淼鑫的头脑风暴
注册日期:
2008-7-20
上次登录:
2015-09-25 02:22:21
邮件地址:
huang@21chinaweb.com
  
总共50页 1 2345678910 >跳到
   意识的起源,这个问题属于科学三大根本问题“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意识起源”之一。我个人的看法是,因为对宇宙和生命的认识都要通过人的意识,也许意识起源问题比其他两个更基本,或者至少是和其他两个以某种奇特的方式纠缠在一起。   脑科学的进展,对意识问题取得了不少突破。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不少人的意识体验对应的脑区。然而,正如许多人指出的,虽然脑科学很有用,但在基本理论层次,只是解决了意识的‘软问题’,即只是找到了脑物质与意识的对应和联系,而非解释。用我之前这贴&...
阅读(2929) | 评论(12) | 收藏(0)
   意识的起源,这个问题属于科学三大根本问题“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意识起源”之一。我个人的看法是,因为对宇宙和生命的认识都要通过人的意识,也许意识起源问题比其他两个更基本,或者至少是和其他两个以某种奇特的方式纠缠在一起。   脑科学的进展,对意识问题取得了不少突破。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不少人的意识体验对应的脑区。然而,正如许多人指出的,虽然脑科学很有用,但在基本理论层次,只是解决了意识的‘软问题’,即只是找到了脑物质与意识的对应和联系,而非解释。用我之前这贴&...
阅读(2929) | 评论(12) | 收藏(0)
   按道理,这里不应该发这种和科学离题比较远的帖子。但鉴于GEB中论述过禅中的层次的概念,这帖子里既然多次出现了跳出‘层次’跳出‘系统’的概念,那我觉得还是可以发发吧。这种帖子在其他地方也不好发。   这贴是我最近的一些个人体悟,来自微信状态,都是片段式的,按照微信状态发布的时间顺序罗列,相当于最近几天个人认识的变化轨迹吧~   ~ 最近经过阵痛才深刻地领悟到,实证,具体,可操作性,事实,这些不仅是科学的根基与生活的根基,更是避免自我膨胀的最有效操作性最强的方法。而...
阅读(1545) | 评论(3) | 收藏(0)
   2015-8-9号,一位慈祥的、顽皮的学者安详地走了。他,就是著名的John Holland,遗传算法之父、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奠基者。   与John Holland的接触发生在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精神上,一个层面是面对面的真实接触,尽管为数并不算多。   最早认识John Holland这个人是在那本《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书中。这其中有一章,题目叫做《游戏高手》,记录了John Holland的成长经历。当时读完了感觉就是,原来那么多伟大想法真正的幕后英雄就是他啊!在那个时候,接触《复杂》这本书之前,我...
阅读(1451) | 评论(3) | 收藏(0)
   意识的起源,这个问题属于科学三大根本问题“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意识起源”之一。我个人的看法是,因为对宇宙和生命的认识都要通过人的意识,也许意识起源问题比其他两个更基本,或者至少是和其他两个以某种奇特的方式纠缠在一起。   脑科学的进展,对意识问题取得了不少突破。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不少人的意识体验对应的脑区。然而,正如许多人指出的,虽然脑科学很有用,但在基本理论层次,只是解决了意识的‘软问题’,即只是找到了脑物质与意识的对应和联系,而非解释。用我之前这贴&...
阅读(2929) | 评论(12) | 收藏(0)
     A computable universe的编者Hector Zenil及其合作者发表的文献 中,证明了虽然“物理的复杂度”不可计算,但稳定的近似依然具有在图像处理上的应用价值。在这里,所谓“物理的复杂度”指的乃是C.H.Bennett早在1987年定义的逻辑深度,名称来源于逻辑深度的研究动机为量化物理系统的复杂性(见)  逻辑深度(下简称深度)与Kolmogorov复杂度(下简称复杂度)密切相关。指定一台适当的通用机作为参考机,二元数据的复杂度定义为在参考机上运行并输出该数据的最短程序长度,而深度则定义为该最短程序生成...
阅读(2629) | 评论(3) | 收藏(1)
   -》看热统的时候脑洞了一个为什么要在论坛或者群里分享自己知识和见解的热力学版解释。 你在你专业领域掌握了很多知识,知识量E等效于能量。而用这些知识量产生新知识的路径或者可能性总数为N。那么熵就为S=logN。 S越大对应创造性越强。现在你在群里分享你的专业知识,相当于产生了能量流动(热流),能量从温度为T1的你流向了温度为T2的群。通常T1大于T2。为什么群的温度低呢?因为按照热力学定义,1/T=dS/dE,群里因为专业背景各异,用同样的知识就有可能创造更多的新知识,所以温度更低。这和你投资银行是同一个热力学道理。...
阅读(1489) | 评论(3) | 收藏(0)
  大家可能还没有听过ScienceOpen杂志,这并不奇怪,因为它是2014年才成立的杂志,并不出名。不过,这个杂志很可能会引发科技出版界的一场革命。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本科学期刊可能要追溯到伦敦皇家学会于1665年所主办的学术期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下图)。创办学术期刊的目的是什么呢?按照最早的理念当然是:to inform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bout new discoveries – and togain recognition in return(向科学共同体报告新的发现,以获取认可)。 科技出版的一次重要的进步当然就是同行评审制度。不过现代的人们可能并没有思考同...
阅读(1802) | 评论(4) | 收藏(0)
   新年伊始,我要尽快恢复在这里写网文的习惯。因为不写网文,1、我真的很少进行形而上的思考了;2、我在丢失宝贵的注意力资源。今天主要探探有关全球观察者以及人工智能的未来等问题。全文主要结论: 1、全球观察者是一种无形的存在,但却决定了客观、真实、正确、意义。 2、无法让全球观察者感知到的完全超越的人工智能是无意义的。 3、全球观察者而不是人才是最有可能永生的东西。 4、注意力是处理、加工信息以产生意义的过程。 5、真正稀缺的不是个体注意力,而是全球观察者的集体注意力。 全球观察者 正如生活在...
阅读(2109) | 评论(7) | 收藏(0)
   新年伊始,我要尽快恢复在这里写网文的习惯。因为不写网文,1、我真的很少进行形而上的思考了;2、我在丢失宝贵的注意力资源。今天主要探探有关全球观察者以及人工智能的未来等问题。全文主要结论: 1、全球观察者是一种无形的存在,但却决定了客观、真实、正确、意义。 2、无法让全球观察者感知到的完全超越的人工智能是无意义的。 3、全球观察者而不是人才是最有可能永生的东西。 4、注意力是处理、加工信息以产生意义的过程。 5、真正稀缺的不是个体注意力,而是全球观察者的集体注意力。 全球观察者 正如生活在...
阅读(2109) | 评论(7) | 收藏(0)
总共50页 1 2345678910 >跳到
2012-2022 www.swarma.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