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共3页 1 23 >跳到
     A computable universe的编者Hector Zenil及其合作者发表的文献 中,证明了虽然“物理的复杂度”不可计算,但稳定的近似依然具有在图像处理上的应用价值。在这里,所谓“物理的复杂度”指的乃是C.H.Bennett早在1987年定义的逻辑深度,名称来源于逻辑深度的研究动机为量化物理系统的复杂性(见)  逻辑深度(下简称深度)与Kolmogorov复杂度(下简称复杂度)密切相关。指定一台适当的通用机作为参考机,二元数据的复杂度定义为在参考机上运行并输出该数据的最短程序长度,而深度则定义为该最短程序生成...
阅读(2673) | 评论(3) | 收藏(1)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但为什么心脏这么重要呢? 听到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会试图从心脏的功能上去解释其重要性,例如它向全身输送血液,它分泌心房肽,等等。 但这些都是事后的结论。为什么心脏会形成它今天的地位?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可能不是病理学和生物学,而是统计学。但这种统计学,不是我们常见的生物统计、社会统计,而是一种新的、独特的统计:对时间的统计。 我们日常生活接触的对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scale变化小得可怜,所以人们的常识有诸多局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
阅读(7284) | 评论(4) | 收藏(1)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线性方程组量子算法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时间:2013-06-08【字号:】 最近,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领衔的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团队的陆朝阳、刘乃乐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用量子计算机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实验。该研究成果发表在6月7日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线性方程组广泛地应用于几乎每一个科学和工程领域,包括数值计算、信号处理、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比如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气象预报,就需要建立并求解包含百万变量的线性方程组,来实现对大气中各种物理参数(温度、气压、...
阅读(1570) | 评论(-4) | 收藏(0)
   来自集智百科: Logistic映射是研究、、等复杂系统行为的一个经典模型。Logistic映射又叫Logistic迭代,其实就是一个时间离散的动力系统,即按照如下方程进行反复迭代: 其中,t为迭代时间步,对于任意的t,,为一可调参数,为了保证映射得到的始终位于[0,1]内,则。当变化不同的参数的时候,该方程会展现出不同的动力学极限行为(即当t趋于无穷大,x(t)的变化情况),包括:稳定点(即最终x(t)始终为同一个数值)、周期(x(t)会在2个或者多个数值之间跳跃,以及混沌:x(t)的终态不会重复,而会等概率地取遍某...
阅读(4247) | 评论(5) | 收藏(0)
   大家好,我跟东方和尚翻译的“冯诺依曼自复制自动机理论”的部分稿子已经得到了清华出版社的认可,清华的编辑们希望我们能把这本书发挥一下,做成一本畅销的科普书。但是原有的书名《冯诺依曼自复制自动机理论》比较吓人,所以他们建议我们另外起一个名字。 初步的名字定为: 《生命的核心逻辑——冯诺依曼的自动机理论》 但是仍然觉得自动机理论不普及,所以,想征求一下大家伙的意见,看看起个什么样的好听名字? 把目录贴出来,以便大家更好地参考一下内容: 第一部分:冯诺依曼生平简介 ...
阅读(4678) | 评论(15) | 收藏(0)
   时间: 2012-11-4~2013-2 地点: 叁号会所信息论作为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横跨了统计物理、计算机、博弈等多门学科,已经在通信科学、数据压缩、计算科学等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且,有可能它将会在未来的复杂系统研究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熵、互信息、概率、统计、博弈、Kolmogrov复杂度等等迷人的关键词反复在这本书——《信息论基础》 中出现。这本书也被誉为信息论的经典之作。我们将花几个月的时间(具体时间长度取决于参加人数,和大家的积极程度)的时间一起来阅读这本书,具体章节大概包括:1、熵与相对熵2...
阅读(3602) | 评论(5) | 收藏(0)
  weblab.com.cityu.edu.hk/blog/chengjun/computational-communication/paramid-of-scientific-research/ Pyramid of Science Five Levels of Science Figure 1 pyramid of science Here, we argues that, there are Five levels of science: data, pattern, law, mechanism, and principle. Then you may ask, where is theory? Theory is a  and  type of  or generalizing thinking, or the results of such thinking. Depending on the context, the results might fo...
阅读(1566) | 评论(1) | 收藏(0)
  当在使用查找文章的功能在输入用户名时。似乎只能找到他发的第一篇文章,而找不到他回复的其他用户的文章! 希望增加这个功能可以在把作者发表和回复的文章都找到。 这个似乎也不太难吧,建立一个连接就行了啊...
阅读(2339) | 评论(1) | 收藏(0)
  当有了新的观点时可以进学术讨论里去发贴,但是要等着回复,有时候可能写的和理解的诱有偏差。如果能够在线的讨论,这样或许会方便些……...
阅读(2613) | 评论(3) | 收藏(0)
  小波分析是现在很实用且正在被广泛使用的东东。小波分析和分形相结合,能分析多数的动态数据流,并做出分解和还原。...
阅读(2124) | 评论(1) | 收藏(0)
总共3页 1 23 >跳到
2012-2022 www.swarma.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