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意识
意识和物质也许并没有差别,我们之所以认为它们之间也许存在着根本的不同,有可能是因为人们固有的执念。我们总是觉得物质是属于自然的,而意识是属于自我的,于是将其区别为“自我”跟“非我”,将意识从其中剥离出来。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无法逃离这种原始的执念,因为只有确立自我,才能在社会中生存。但是,就我们固有的观念来说,意识显然是需要物质基础的,没有物质便没有意识。我觉得,物质和意识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它们并不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而是事物发展的两种阶段。就像人类的进化过程,从植物动物到类人猿到现在的人类,可以说有本质的差别,没有原始的生物进化,就不会有人类的产生,但是人类个体却并不是以这些为基础的。也就是说,意识的产生是一个不段发展的过程,是复杂性不断提升的产物,而意识本身也经历着同样的发展进化过程。
我想这个过程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原始细胞,原生生物,它们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但是已经可以接受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这种反应可以说是意识的雏形,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原因。2、多细胞植物和动物。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生物进化到由多细胞组成了复杂的组织和系统,并且不再是单纯的对刺激作出反应,更为重要的是出现了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3、人类。我认为这个阶段的产生归功于对信息的编码和保存。可以看出,意识的发展和生物的进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意识产生的基础物质,但是我认为,意识却又是独立于物质存在的。如果说物质是信息的载体,那么意识则是包装着这种载体的外衣,没有内在的物质光有外衣,那是混沌和虚无,而一旦有了内在的物质,那么它讲使得物质完全变成另一种存在。它建立于物质之上,却又高于物质。如果把一切都看作是信息的话,那么物质和意识是信息存在的两个阶段的两种表达方式。
另外,这些阶段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是一旦这个鸿沟被跨越,就必然会产生新的飞跃。这些可以说都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的经典例子,在一次次的进化和发展中,生物复杂性得到一次次质的提升和发展,所承载的信息也一次次的激增。暂且不去探讨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自组织行为,为什么会形成复杂度的增长和信息量的提升,然而由于这个历史的过程,可以推论出这样一种可能性,就是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群体,加上一些潜在的因素,也许可以产生出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也许就是,我热衷与研究复杂性科学,研究元胞自动机和多智能体系统、神经网络等的初始直觉。
恩格斯认为“劳动在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起着根本的作用”,他将劳动描述为“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活动”。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首先猿人与人类有什么关键的区别?如果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应该认为猿人在劳动过程中逐渐进化为人类,而不是猿人突然有一天学会了劳动,立即升级为人类,既然这样,劳动并不是猿人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另一方面,这个描述隐含了一种潜台词,就是说猿人是低等的动物,人类是高等的动物,因而原句可以理解为“劳动在生物从低等到高等的过程中起着根本的作用”,显然,这是不合理的,因为很多动物都有劳动的行为,比如鸟类可以筑巢,老鼠可以打洞,这些都是劳动,都是为了本身的需要对自然的一种改造,而它们却终究没有进一步的进化为高级生物。
劳动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而另外一种说法是,“语言开启了智能之门”,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而我在之前提到过,人类之所以区别其他生物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学会了将信息记录下来,让其可以保存,复制,交换,并拥有对这些信息的解释能力,这种解释能力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递给下一代而得以延续。人类的这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但又确实有着可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正是这种偶然中产生的必然因素,使得人类拿到了可以开启“智能”之门的钥匙,这是何等的神奇。
在这里,我又一次感觉到了层次的问题。应该说人的意识是建立在神经网络系统之上的,而神经系统则是由无数的各有分工的神经元构成,但是我相信每个人都会觉得单个的神经元是没有意识的,也是感受不到整个意识存在的,而我们的意识也无法直观的感受到神经元的存在。而且,神经元又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细胞又是由各种化学物质组成,它们彼此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但却无法得知存在于它们之上的更大的组织。这是否说明它们各自生存在各自的层次中,并且永远也不能理解高于它们的层次所发生的事情。(这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好像与量子理论有一些联系),因此,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推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属于这种情况,我们各自有着自我的意识,但实际上在人类社会的交往和互动中,隐藏着比个人意识更高一层的意识,可以称之为社会意识,我们可以隐约的感受到它,却永远也不可能完全的理解它,它支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衰落,这是否就是我们所谓的上帝和天意呢?